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阳晓写戏袖手于前疾书于后(2)

来源:戏剧之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1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今晚的戏已落幕,阳晓还觉得不过瘾,起身走出曲艺场,意犹未尽地继续哼唱方才的戏。在昏暗的大街上,青年一边回味着演员舞台上的韵味,一边唱着刚

今晚的戏已落幕,阳晓还觉得不过瘾,起身走出曲艺场,意犹未尽地继续哼唱方才的戏。在昏暗的大街上,青年一边回味着演员舞台上的韵味,一边唱着刚才的选段,一边往家的方向赶——这是多么逍遥的生活状态。

源源不断的哼唱声起初引起了街上老街坊的注意,但现在三年过去了,他们都习以为常,任由这个青年哼唱,时不时加入进来,跟着一起唱。

不远处,大门紧锁的便是阳晓的家,可选段还没有唱完,按常理,到家肯定先敲门,可阳晓不。到了家门口,阳晓扭头就走,继续来时的路,接着哼唱,直至选段哼唱完毕。“妈妈,开门!”阳晓这才进了家门。

这三年来对戏剧的痴迷也引起了阳晓后来的师兄,评书表演艺术家徐勍的注意,两个热爱艺术的人时常待在一起交流。也是在这一年,经徐勍介绍,阳晓进入了市中区曲艺队,后来的重庆市喜剧艺术团,当上了演员,开始了为期一生的艺术生涯。可父母此时开始觉得阳晓疯了,因为曲艺团工资不足20块,岂能同300块相比。

才进团,阳晓什么都干,演出、写作、搬道具、拉幕布、打灯光、抢场景。阳晓什么角色都演,“一台戏中的人物只要是男人我都能顶角,《抓壮丁》我演李老栓八十场没换过人,王保长却换了四个演员。”

阳晓在作报告,分享艺术创作历程

“不会演就不会成为好的剧作家。”这是此后很多年阳晓得出的结论。

曲艺演员转变为专业编剧

进入区曲艺团,徐勍和阳晓都拜了当时鼎鼎大名的评书老师逯旭初,但由于阳晓嗓子和气息问题,评书这条路没能走下去。阳晓说,在逯旭初身边的日子,让他学会了如何观察人物,如何塑造人物性格,如何编织故事,并在演戏间隙开始写戏。“无中生有的编出故事来,说书的人不简单,看一页书,可以说一晚上两个小时,加上很多自己的东西。而今在重庆,要讲编故事我还算能编的吧。这是都是受老师的影响。”

光阴苒冉,在曲艺团17年,阳晓都是演员兼编剧,但只是业余发表。团里3个编剧,两个专业的,阳晓是业余的。但从小对戏剧的热爱,奠定了阳晓的艺术风格和“气味”——不折不扣的试验主义者,开始研究戏剧,并在各种现实的约束条件下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

“出去演出,同事们都住旅馆,我一个人住舞台。我就说我是守舞台、服装、灯光等,免得人家偷东西。实际上不是,他们走之后,我把电炉烧上一壶水,把熨服装的案板拂平,把我的本本、笔拿出来,我就开始工作了。”

每天晚上当完演员,就开始写戏,正因为对舞台的熟悉,阳晓才知道观众喜欢什么,知道演员喜欢什么。在艰苦灰暗的日子里,阳晓时即投身曲艺和戏剧创作,并开始对自身和戏剧进行反思,如何才能写出好戏?唯有多写才能找到出路。

1981年,这年冬天,曲艺团处于风雨飘摇中,正值最困难的时期,剧团如何发展,剧本不够出彩等问题接踵而来。不久,阳晓遇到了对他影响至深的人——曲艺团新任团长彭吉生。此时,也正是由于她的赏识,把干了17年演员兼编剧的阳晓忍痛拉下舞台,转为专职编剧。

1982年初,区文化局让彭团长到上海观摩第一届上海艺术节,但她执意不去,“我去能学到什么?阳晓去才能学点东西回来”。阳晓也没意识到正是这一句话,充斥他整个人生的“喜剧”之路即将开启。

那时的阳晓在团里也算创作主力,但写的都是曲艺唱词、相声、小戏,但到了上海看到了滑稽戏的演出,几乎通篇都是曲艺手法,看完后的阳晓,茅塞顿开,“这样的戏我也能写嘛,不很难嘛。”

1982年1月从上海回来,阳晓就开始创作方言喜剧《人与人不同》,为写好这个戏,阳晓到废品收购站去收废品,还同重庆市劳动模范易延梅一起拉板车收骨头。3月,《人与人不同》脱稿,随后,《人与人不同》剧团演出场场爆满。

写戏袖手于前 方能疾书于后

2011年退休之前的大部分时间,阳晓都在创作、采访、体验生活。凡是跟生活相关的真实现象,他似乎都有兴趣。

电视剧中为凸显写作的艰难时常有这个情节,主人公就坐于桌前,一手拿着笔戳戳脑袋,写下几句,然后两手将纸撕掉,揉成一团扔掉,如此反复,接下来,画面的下一个镜头必然是满屋揉成一团的废纸。但现实状况却不是这样,阳晓不是这样,写戏之人必然不会如此浮躁。

还没退休前,很多个夜晚,在阳晓家里,都能看到这样的情景,他端坐在书桌前,拿出纸笔,但不动笔,随后左手食指与中指间夹起一根烟。鲁迅在《且介亭杂文末编?“出关”的“关”》中描述画家时这样写道,“就例如画家的画人物,也是静观默察,烂熟于心,然后凝神结想,一挥而就。”阳晓也如同鲁迅笔下的画家一般静观默察,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家人也很识趣的从不打扰,因为都知道,阳晓已经开始创作了。

文章来源:《戏剧之家》 网址: http://www.xjzjbjb.cn/qikandaodu/2021/0517/701.html



上一篇:爱情戏剧妄想症你有吗
下一篇:男人与女人共演的戏剧

戏剧之家投稿 | 戏剧之家编辑部| 戏剧之家版面费 | 戏剧之家论文发表 | 戏剧之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戏剧之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