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戏剧的乐趣与魅力何在?《戏剧新生活》看不到(2)

来源:戏剧之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2-1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第一集里的绘本剧《养鸡场的故事》(改编自绘本《不一样的卡梅拉》),原作讲的是一只叫卡梅拉的小鸡,它和别的鸡不一样,它不想下蛋而想去看大海

第一集里的绘本剧《养鸡场的故事》(改编自绘本《不一样的卡梅拉》),原作讲的是一只叫卡梅拉的小鸡,它和别的鸡不一样,它不想下蛋而想去看大海,于是踏上了冒险的精彩之旅。几位戏剧人以演员与纸板偶同台的呈现,复活了绘本故事的趣味,而演员们轮流扮演这只特立独行的小鸡,则将主题“人人都是小兰(小鸡的名字)”准确地传递给了现场的观众。第二集的《出山》(原名《静止》)和《鸡兔同笼》都是“乌镇戏剧节”青年竞演单元的获奖作品。《静止》本来是“精子”的谐音,用拟人、抽象又易懂的方式,讲述如何“成人”的故事;而《鸡兔同笼》则以女儿到监狱看望父亲,让父亲讲解“鸡兔同笼”数学题的同时,两人聊出了诸多有关父女、家庭的问题。第三集中的沉浸式戏剧,虽然采用了颇为小众的表演训练法,但也触碰到了表演如何自然真实、演员说台词如何不起范儿等中国戏剧表演的现象级问题。但是,这些作品的展示一来没有为大众理解有所铺垫,二来没有让屏幕前的观众有“演给我看”的感觉。单纯的作品跟看综艺的观众有关系吗?没有。

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冒犯观众,以各种语言、表演形式挑战观众的被动观看,就成为各种先锋戏剧、戏剧实验的主要发展趋势。但是戏剧表演从来都是需要观众的,相比于综艺、影视剧,戏剧一直因为观众数量有限被称为“小众艺术”。综艺怀揣戏剧向着“大众”迈进的心,大众在哪儿?乌镇景区的游客显然不必劳神拓展,那么屏幕前的观众呢?看着一出出并非演给自己的戏,观众凭啥被“拓展”?

媒介更大众了,表达更大众了吗

戏剧不是没有成功“出圈”过,更不是没有借助大众媒介“出圈”过。音乐剧《摇滚莫扎特》自B站收获粉丝群,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从春晚进入大众的视野,今年B站跨年晚会上裘继戎的《惊·鸿》吸引了大批非戏迷……综艺节目里,让小众艺术、“青年亚文化”得到更多人的喜爱,也有《这!就是街舞》《乐队的夏天》《说唱新世代》。如何让屏幕前的大众体会到戏剧的魅力,找到自己与戏剧人生活、创作的情感认同,如何带着大众“寓教于乐”般的跨过小众艺术的一道道门槛,这些似乎都是《戏剧新生活》应该再思考的地方。

在2020年艰难的线上戏剧探索中,传统戏曲有着让人尊敬的成绩。上半年,上海京剧院在抖音平台开设直播“武魂——上海京剧院武戏展示专场”,通过两个阵营对阵的形式,为观众呈现京剧“武戏”中的功夫和绝活,引发弹幕热议。下半年,石小梅昆曲工作室在B站播放昆剧《世说新语》。虽然是录播,却在播放环节上用了心,采用了B站流行的追番思路,化戏曲的“折”为追剧的“番”,每周一、三定期上线,并且加上了演后谈,结合弹幕评论,现场讲解。这两个戏曲艺术在特殊时期拓展观众的案例思路清晰,对准目标观众——年轻群体,不仅选用了大众化的媒介,更是遵循了这一媒介的特点,从作品时长、内容设定上用了心,兼顾引导、教育的功能。当然了,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一个底线之上——作品要足够好。

《戏剧新生活》让人更多觉得的是可惜与遗憾,可惜的不是综艺里的戏剧作品不够好,遗憾的也不在于没有让观众看到戏剧人的难与苦,而是目前节目的每一个环节都无法让观众真正体会到戏剧艺术的乐趣与魅力。

文章来源:《戏剧之家》 网址: http://www.xjzjbjb.cn/zonghexinwen/2021/0211/578.html



上一篇:点亮奉节定位标 为奉节助力
下一篇:他们“躲”在“洞”里的一笑,让无数网友泪目

戏剧之家投稿 | 戏剧之家编辑部| 戏剧之家版面费 | 戏剧之家论文发表 | 戏剧之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戏剧之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