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说他俗气?其实是你不懂他!跟你讲讲写得了文(2)

来源:戏剧之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4-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南京芥子园 作者提供 李渔以小说、戏剧名世,被誉为清代戏剧之王。至于他的诗,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评其“有足采者”;现代李渔研究专家孙楷第则

南京芥子园 作者提供

李渔以小说、戏剧名世,被誉为清代戏剧之王。至于他的诗,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评其“有足采者”;现代李渔研究专家孙楷第则认为“颇有稳谐之作”。李渔今存世诗作1100余首,最有文学价值的,是写于明清之际那些感怀悲世、立足史实的作品,具安史之乱中杜甫“诗史”之遗风。他在《甲申纪乱》中吟到:“昔见杜甫诗,多纪乱离事。感愤杂悲凄,令人减幽思。”故时人对此有“深得杜理”“沉着有气力,少陵能事”“悲愤苍凉,似少陵天宝归来诸作”等赞语。可以这么讲,在流派纷呈的明清诗坛,李渔的诗虽非大热门,但凭借这部分创作,被认为是一名优秀诗人,则他当之无愧。李渔的丰赡,还包括他与绘画、园林的因缘。提及《芥子园画谱》,学中国画的人几无不知,近现代大师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陆俨少等,都曾把《芥子园画谱》作为初学范本。清康熙元年(1662年),51岁的李渔举家从杭州迁居南京,先寓金陵闸,后亲自设计营建私宅芥子园(他的建筑设计作品还包括杭州层园、北京定武门内的惠园、牛排子胡同的半亩园、新街口棍贝子府花园等),并入住近20年。其间,他出资支持女婿沈心友及王氏三兄弟(王概、王蓍、王臬)编绘画谱,成书时以自家园名“芥子园”命之。作为编撰者和出版商,《芥子园画谱》的成功营销及流布深广,足证李渔出众的商业眼光以及对于中国画的普及、启蒙教育所作出的重大贡献。至于他最为得意的《闲情偶寄》,当然可以归为承续明人“性灵小品”一类的文字。当时,文章家重弹“原本六经,根极理道”的旧调,轻视晚明小品文的文学价值。李渔以讲述词曲、居室、饮食、衣冠、养生、器玩、园林、种植等为内容的这本《闲情偶寄》,虽然和公安派“三袁”及竟陵诸家相比,确实多了一些市井气,被腐儒们诟病为“不为经国之大业,而为破道之小言”(引余怀《闲情偶寄》(序)中之转述),其实呢,他们并没有认识到“中国散文之文学价值,主要正在小品文”(钱穆《中国文学讲演集》),视之为“小道”者,乃误判了这种内在价值。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历史上很多格高调奇的好散文,都是引人“超然于物外”,而李渔这本寓庄论于闲情、调动大半生的阅历和学识所写成的“闲书”,我以为是关于生活美学和美育的名著。难能可贵的是,他在“凡例”中自称:“不佞半世操觚,不攘他人一字”,对文学创新及精神独立,可谓看重。我数度品读此书,深以为乃是一部内容充实、腹笥渊博、力戒陈言的好书。林语堂对此书的评价是“这是中国人生活艺术的指南”(《吾国与吾民》)。

芥子园画传初集中的页面

不可否认,李渔的大部分著作基本上都有商业利益的驱动,但以他的学养根底和创作实力,至少坚守住了审美的品位,而不至于堕入随人俯仰、丧失自我的境地。他阅历广博、人情练达,在商界多年的摸爬滚打,使之成为优秀的文化项目策划师和多擅兼能的市场宠儿。可以说,李渔当年的我行我素,是对正经“话语系统”的反叛和超越。不是说我“俗”吗?那我就立足于世俗来展现不凡,张扬乐趣;不是说我堕入梨园行吗?那我除了写戏、写小说,还撰编《笠翁诗韵》《资治新书》《古今尺牍大全》《古今史略》《四六初征》《千古奇闻》等多层面的学术著作,来表现我的跨界能力和学养襟抱。偶尔也不妨写诗自嘲:“山水有灵应笑我,老来颜面厚于初。”(《严陵纪事》)这语气,丝毫没有悔意,反倒显出一种内在的洒脱和姿态的放下。在李渔那里,雅俗之间是彼此交融。因应时势,择一谋饭的行当,时不时再玩上一把职业转型,就完成了与世俗社会的自我应变和精神重塑。这,难道就是当年的“道学家们”可以斥责、贬损李渔的依据?其实,文学史和戏剧史已经告诉我们,他当年颇受争议的戏剧和小说,足以构成他创作生涯中最为峻拔的两座山峰,他个人亦被公认为中国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人物。以至于我们今天可以忽略他是戏班班主、书画出版商、园林设计师等附加身份,却不能不以剧作家、小说家、诗人、史学家、戏剧理论家、美学家和博物家的定位来面对李渔、欣赏李渔、赞叹李渔乃至追慕李渔。不由想起东晋葛洪《抱朴子》里的一句话:“世有雷同之誉而未必贤也,俗有欢哗之毁而未必恶也。”试问,李渔何俗之有?

文章来源:《戏剧之家》 网址: http://www.xjzjbjb.cn/zonghexinwen/2021/0409/649.html



上一篇:《戏剧与影视评论》2021年3月总第四十一期
下一篇:陈圆圆除了深厚的戏剧功力,她的长相也是绝色

戏剧之家投稿 | 戏剧之家编辑部| 戏剧之家版面费 | 戏剧之家论文发表 | 戏剧之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戏剧之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