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戏剧探索中“田野”知识谱系的建构(5)

来源:戏剧之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2-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反思问题之二:戏剧探索中的“田野”究竟在哪里?严格说来,戏剧知识体系具有明显的封闭性,换言之,即现代戏剧知识体系是精英化知识的产物。这种

反思问题之二:戏剧探索中的“田野”究竟在哪里?严格说来,戏剧知识体系具有明显的封闭性,换言之,即现代戏剧知识体系是精英化知识的产物。这种知识与作为戏剧“门外汉”的普通人的戏剧感受和日常实践常常存在差异。那是因为现代戏剧发展到今天,必须建构出自身的规范、特点和学科体系。然而,伴随着社会文化的迅猛发展,戏剧从它曾经与生活紧密相关的社会中脱离出来了。戏剧与社会的疏离已经非常明显并成为影响戏剧发展的重要根源之一。当所有人都去电影院看电影的时候,戏剧只能在学院内部及其延伸体系中维持其存在和影响力。先锋戏剧改革家力所能及地推行阿尔托仪式化戏剧的梦想,无非就是想将戏剧重新嵌入生活并成为最高生活。然而,相对于先锋戏剧改革家而言,戏剧理论研究者尤其是学院派却很热衷于炮制戏剧的所谓学科界限和自我隔离。因此,在戏剧人类学的视野下,戏剧探索的“田野”正是应该摒弃这种认知上的孤立。那么,戏剧的田野可以在哪里找寻呢?一是传统戏剧研究制造的戏剧“他者”,即在“主体”与“他者”的关系中,运用这种关系性思维,在“他者”中寻找田野的对象。以往的研究在城市戏剧和乡村祭祀戏剧中忽略了后者;在汉族和少数民族戏剧中,忽略了少数民族;在少数民族民间戏剧和少数民族原始形态戏剧中,忽略了原始形态戏剧。当代戏剧人类学在少数民族戏剧和都市戏剧之间,又偏爱少数民族戏剧,都市戏剧反而成为“他者”。换言之,揭示与一般理论想象不同的戏剧实践“他者”,注意发掘萌芽的、活着的、被“视而不见”的戏剧。二是广泛而多样存在的“田野”,即富于想象力地理解何为“田野”,而不局限在早期人类学对“田野”的限定上。“戏剧实际上是人的自我实验。……戏剧实际上是在舞台上设定不同的情境,虚拟出各种不同的‘小型社会’,并对各类个体的人之间、各类个体的人与群体的人之间在特定情境下产生的联系进行直观的考察和研究。”[17](22~23)因此,存在人的自我实验的地方,就存在着虚拟情境下个体与自己、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在此意义上,戏剧的“田野”无处不在,广阔无垠。从“中心到边缘”的视角出发,例如,草台班子的戏剧活动、地方戏曲的演出情况、少数民族的原始形态戏剧、各种仪式化的拟戏剧形态、戏剧戏曲非物质遗产保护传承人活动等,均可以成为戏剧“田野”的所在之处。特别是仪式化的拟戏剧,往往嵌合在“多重功能交织构建的生活化剧场时空中……艺人创造性地运用史诗剧本文学片段;通过模拟、扮演,在矛盾冲突中塑造形象,尤其是艺人之间的竞技性表演,构成了史诗剧本演述之外的第二重‘戏’;程式化的演唱形式与多种艺术技巧的综合运用,极大地增强了现场的表演效果”[18]。反之,“从边缘到中心”的错位性视角出发,则如购物商业中心的广场戏剧、商业组织的团建戏剧、应用戏剧工作坊活动、早教中心自制话剧、名人工作坊活动等新兴的戏剧现象,甚至网络直播戏剧、短视频戏剧、戏剧电影展等新媒体戏剧现象,也都可以进入到戏剧“田野”的范围。

反思问题之三:戏剧探索中的“田野写作”。找到戏剧的“田野”并不等于就能够对其展开有效的观察和研究。如何进行田野写作,关乎戏剧现象认知的完整呈现和丰富表达。当代人类学的“田野写作”,从注重客观的自然记录已经转向具体个案的深度阐释,“即是在不削弱其特殊性的情况下,昭示出其常态”[19](18)。国内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田野写作”,倡导整体性、多点调查、动态追踪、文化变迁等原则,这些都可以为戏剧领域的“田野写作”提供指导意义。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指导性原则在戏剧人类学起步伊始具有重要的范式革新意义,在具体操作层面的示范意义却有限。况且,在艺术人类学的总体框架下来谈论戏剧的“田野写作”总有空泛之弊。因为艺术学是一个相当庞大的门类,各个门类之间的性质和特点其实千差万别。只有将“田野写作”具体到戏剧这个分支领域,其“田野写作”的特点、方式、步骤才会丝缕不绝地呈现出来。“田野与关于田野的文本书写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中间性环节以及幻想和意义的再生产空间,这是人类学自诞生始就一直萦绕不开的元问题。”[20]诚如,任何戏剧形态,从萌芽到呈现均是一个即时性与历时性交织、即兴创作与重复变化的过程。由于其强烈的过程性、创作性、集体性特征,其“田野写作”就不可能是纯客观、单层面和一次性的。这也就决定了戏剧的“田野写作”绝不可能就是“田野”的翻版,而是客体对象与主体之间持续互动的动态文本。

文章来源:《戏剧之家》 网址: http://www.xjzjbjb.cn/qikandaodu/2020/1224/533.html



上一篇:无实物在表演中的重要性
下一篇:莎翁戏剧中的领导艺术

戏剧之家投稿 | 戏剧之家编辑部| 戏剧之家版面费 | 戏剧之家论文发表 | 戏剧之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戏剧之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