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戏剧探索中“田野”知识谱系的建构(6)

来源:戏剧之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2-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就当代社会具有完整创作过程的戏剧而言,作为理想类型的“田野写作”,应该做到田野资料搜集主体、戏剧创作主体和理论研究主体的“三位一体”。格

就当代社会具有完整创作过程的戏剧而言,作为理想类型的“田野写作”,应该做到田野资料搜集主体、戏剧创作主体和理论研究主体的“三位一体”。格洛托夫斯基、理查德·谢克曼和巴尔巴的戏剧论著,在某种程度上就可以视为这种理想类型的“田野写作”的范本。他们既是戏剧异文化经验的搜集者,又是戏剧创作的主体,同时还是戏剧理论的构建者。这些杰出的戏剧家不断通过他们研究的他者来建构自己。当前国内的戏剧人类学研究能够做到上述主体身份合一的实属凤毛麟角,但也许只有在此意义上来谈论戏剧的“田野写作”,才能形成不同寻常的、多层次的记录和研究。所谓多层次,是指戏剧的“田野写作”可以根据其活动过程而分步展开,即从戏剧的采风、剧本的创作到最终的舞台呈现,有两个可供研究的基本对象。一是在采风过程中,主体使用参与式观察方法深度描述素材对象。空间地理上不论是异地还是本土,只要观察主体与观察对象形成参与式观察的结构性关系,甚至是观察主体与自己,就可以构成“田野场域”并开展“田野写作”。在巴尔巴的《纸舟:戏剧人类学指南》一书中就可以看到,他将自己、异国他者作为观察对象的深度陌生化的戏剧体验描述,并谓之“片刻的真实”[13](3)。比如,同样是“静止”的身体动作,却由于作者所处的信仰文化及情境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内涵和能量,复活节时的虔诚和疼痛、葬礼上的不舍和不耐烦,军校操演时的冷漠和坚定……巴尔巴将这种自我观察的经验与亚洲戏剧的体验进行对比,发现了所谓的惊人相似的“对立的原则”,即对立面交融的瞬间而产生的“片刻的真实”。这种“田野写作”充分展示了巴尔巴人类学家与戏剧艺术家相结合的写作魅力。这与当前人类学“写文化”中强调民族志诗学与政治学品质的交相操演非常接近。二是在戏剧舞台呈现的过程中,可以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中特定人群如何准备并最终呈现戏剧作为“田野”对象,并进行“田野写作”。戏剧本身就是由不同文化的人相遇并合作的过程。如果说采风这一阶段的“田野写作”偏向于“自传式”表达的话,那么戏剧呈现阶段的“田野写作”就是更倾向于对话式和复调式的。戏剧主创成员和形形色色的分工角色、职位对于戏剧的表达和认知,加上研究者始终参与整个戏剧呈现过程并加以持续的“深描”。“被访者”和“访问者”共同成为“田野写作”的主体,培养出一种对于戏剧自身存在处境的多维思考。这才可以再次将“田野写作”置于不同的对立面互相融合的“片刻的真实”,置于意义系统的碰撞之中,“它在文明、文化、阶级、种族和性别的边界上提出问题。……它描述创新和结构化的过程,而它自身是这些过程的一部分”[21](3)。最后,从“素材的田野”到“呈现的田野”,反思性、分析性的“田野写作”可以贯穿始终。其中,田野资料的选择和转译问题,视角的抉择和语言修辞的问题,均可以构成第三层次的田野写作,分析其政治的、文化的、社会的一系列限制性符码也极富意义。

对于前现代社会的各种“拟戏剧”“泛戏剧”形态而言,“田野写作”也应该做到田野资料搜集主体与理论研究主体的合一。其“田野写作”的重点应是戏剧准备和呈现的整个过程,以及戏剧是如何嵌入到当地人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的,包括该戏剧形态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与特定区域亲属关系构成的关系,与特定群体的意识形态想象和诉求的关系,与当地重大文化事项之间的关系等。正如格尔茨所讲:“土著们当然谈论艺术,就像谈论其他的在他们生活中激起兴趣的、意味隽永的、动人的事情一样,他们谈及这些东西的功用,谁拥有它,什么时候表演它,谁表演它或制造它。”[22](125)可见,只有真正具体到戏剧的“田野写作”当中,才可能把握“那个”田野中戏剧的特殊表达机制和意义的阐释路径。

四、结 语

戏剧探索中“田野”知识谱系的建构,不是整理形式主义的规律,而是使对戏剧运行的实际有真切的质性把握成为可能。进入“田野”展开深入的阐释,即是建构对于戏剧实存之事的理解。正如格尔茨所说:“一种好的解释总会把我们带入它所解释的事物的本质深处。”[19](23)进入“田野”的目标并非简单的人类学方法借鉴,而是运用人类学的思维方式和田野方法,在常识罔顾的“他者”之处找寻戏剧的实存。须得超越体制化、学院化的研究藩篱,及时修正和扩展关于“戏剧”的既定概念,把生活中正在发生着的各种戏剧形态吸收到自己的研究之中。因此,戏剧探索中“田野”知识谱系建构所面临的双重任务是:一方面揭示贯穿于戏剧“田野”历史中的概念结构,另一方面,建构关于进入“田野”的分析和写作系统。不仅仅是戏剧田野资料的解释要落实到最直接的观察层次上,解释在概念上所依赖的理论也应当更具微观的精细性。也就是说,找寻戏剧的“田野”之地需要越过刻板的戏剧类型划分,进行戏剧的“田野写作”需要越过人类学田野形式原则的空洞相似性。最终,道路通向像任何真正的“探索”一样,令人震颤的“片刻的真实”和令人惊叹的复杂性。

文章来源:《戏剧之家》 网址: http://www.xjzjbjb.cn/qikandaodu/2020/1224/533.html



上一篇:无实物在表演中的重要性
下一篇:莎翁戏剧中的领导艺术

戏剧之家投稿 | 戏剧之家编辑部| 戏剧之家版面费 | 戏剧之家论文发表 | 戏剧之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戏剧之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