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我国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和发展初

来源:戏剧之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1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016年注定是非遗工作不平凡的一年。2月25日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施第5个年头,6月9日迎来我国第10个“文化遗产日”,也是我国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

2016年注定是非遗工作不平凡的一年。2月25日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施第5个年头,6月9日迎来我国第10个“文化遗产日”,也是我国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第15个年头,这一连串的数字表明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正稳健迈入全面保护阶段。

戏剧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成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翻看中国戏曲文化长卷,从大尺度的分类来看,戏种有400余种。30多年来,随着改革开放进程不断深化,我国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物质文明快速进步的同时,我国精神和文化领域却受到外来文化的剧烈冲击。我国传统艺术的地位日益降低,传统戏曲种类快速消失,人们对戏曲的欣赏水平日渐下降,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越来越低。西方文化成为时尚和现代化的代名词。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了我国政府和社会有识之士的高度担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公约》(1972年11月)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1998年11月)的基础上,于2003年10月通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我国政府于2004年8月加入该公约。目前,我国戏曲有昆曲(2001年5月)、粤剧(2009年10月)、藏戏(2009年10月)、京剧(2010年11月)、中国皮影(2011年11月)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还有一些地方戏被列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目录,但对于我国浩如烟海的戏曲文化来说,只是九牛一毛。即使已经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目录的戏剧,同样面临保存和发展的困境。

我们从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目录的湖南花鼓戏入手,探讨花鼓戏的保存和发展的现状,分析面临的问题,提出花鼓戏的保护对策,以期对我国传统戏曲类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做一个尝试性的探讨。

花鼓戏是湖南、湖北、安徽、广东各地的花鼓戏、采茶戏、灯戏和杨花柳等剧种的统称,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湖南花鼓戏是花鼓戏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各地的花鼓戏剧目就有400余出。新中国成立后,花鼓戏的发展遇到了春天,花鼓戏从乡间、田头、农村、集镇走到了城市,拥有了自己的专业剧团和剧院,登上了艺术的殿堂。

湖南花鼓戏剧团的发展情况[1]剧团名组建时间人数剧团名组建时间人数长沙县花鼓戏团桃江县花鼓戏团望城县花鼓剧团岳阳地区花鼓戏团株洲县花鼓剧团岳阳市花鼓戏团湘潭县花鼓剧团湘阴县花鼓戏团醴陵县花鼓剧团临湘县花鼓戏团攸县花鼓剧团华容县花鼓戏团酃县花鼓剧团平江县花鼓戏团益阳地区花鼓戏团会同县花鼓戏团益阳县花鼓戏团安乡县花鼓戏团宁乡县花鼓戏团新化县花鼓戏团沅江县花鼓戏团双峰县花鼓戏团安化县花鼓戏团冷水江市花鼓戏团邵东县花鼓戏团新邵县花鼓戏团洞口县花鼓戏团绥宁县花鼓戏团衡阳县花鼓戏团衡南县花鼓戏团耒阳县花鼓戏团衡山县花鼓戏团桂东县花鼓戏团郴县花鼓戏团资兴县花鼓戏团安仁县花鼓戏团永兴县花鼓戏团双牌县花鼓戏团大庸县花鼓戏团

从我们的统计到的湖南花鼓戏团数目的结果分析,截至1982年,50年代组建花鼓戏团的数目占69%,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湖南省花鼓戏发展的高峰期。1957年,还成立了湖南省戏曲学校,设有花鼓戏专科,现改名为湖南艺术职业学院。1976年设立了湖南省邵阳市艺术学校,办有戏曲专业培养花鼓戏表演学生。1981年恢复了湖南省花鼓戏剧院。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花鼓戏的发展与全国大多数地方戏剧一样,进入了衰退期,生存和发展出现了危机。在2006年6月14日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的“中国戏曲剧种保护展”上,全国政协委员、京剧名家尚长荣指出,“戏曲的衰落是一个非常残酷的现实……我们有这么好的民族文化,如果不守护、不继承、不研究、不抢救,就是我们戏曲人的失职”。过去的半个世纪消失了上百个剧种,有文字记载和演出活动的中国戏曲剧种,20世纪50年代统计时有368个,到了2005年,只剩下267个[2]。目前,许多剧团普遍面临的问题是负担重,有的已近溃散;经济状况拮据,工资不能保证,人才流失、断层现象严重;一些濒临消亡的戏曲剧种,资料散落民间,因无经费抢救,艺术遗产有失传的危险;戏曲创作与演出市场严重脱节,演出场所设备陈旧不堪……据报道,?20世纪80年代湖南有花鼓戏剧团70多个,到现在只有20多个了,由于得不到资金的支持,一些坚持排练演出的剧团正在为生计苦苦挣扎。而且老一辈戏剧家相继过世,一些好的演员转业,湖南全省从事花鼓戏表演的人员从上万人锐减到数百人,传统剧目也只剩下几十部流传存世[3]。

文章来源:《戏剧之家》 网址: http://www.xjzjbjb.cn/qikandaodu/2021/0313/608.html



上一篇:戏剧人生个女人告诉你大婚恋真相
下一篇:斯特林堡和莎士比亚戏剧中父亲形象的对比基于

戏剧之家投稿 | 戏剧之家编辑部| 戏剧之家版面费 | 戏剧之家论文发表 | 戏剧之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戏剧之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